第44期
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晋城市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建成立于2019年3月15日,其整合了原工商、质监、食药三个部门及价格监督检查、酒类商品监督管理、专利管理等职责。
近年来,城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围绕实施城市“双核”战略,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优势,以“强监管、优服务、提质量、保安全、促发展”为基本目标,不断构建“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大质量、大融合”工作新格局,持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先后荣获全国节约型机关、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优秀单位、市“五一劳动奖章”、创文“二等功”等14项集体荣誉,61人次被评为市区劳动模范、“十佳优秀干部标兵”“最美劳动者”等荣誉称号,多项工作跻身全省系统前列,整体工作稳居全市系统第一方阵。
凝聚思想共识 增强文明创建自觉
始终坚持以文明创建为统领,推动市场监管“争先进位、走在前列”,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思想作风建设,坚决做到“三个到位”,切实增强文明创建自觉。
思想发动到位。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提升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一种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主动干”的氛围。多次召开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会,层层动员干部职工参与文明创建。通过张贴宣传海报、设立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宣传文明创建的重要意义,引导和激励大家共同参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组织机构到位。建立完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和创建办公室,做到有专人负责,有经费保障,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协助抓、各股(室)负责人具体抓的齐抓共管局面。建立“时时抓创建”的工作机制,把创建活动安排在平时、工作做在平时、资料收集在平时,保证了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力促进创建工作的落实。
责任落实到位。制定年度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方案及长期创建规划,明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和创建任务,将创建任务量化分解,落实到人,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结果。
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文明创建根基
始终坚持“党建带创建,创建促党建”的工作宗旨,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把“金钥匙”,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契机,全面加强“五型机关”建设,把党建优势内化为市场监管内生动力。
强化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按月制定和公布学习计划,面向全局党员群众推广“学习强国”app,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适时开展“业务能手大讲堂”内部培训,重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组织针对性培训和学习,干部教育实现全员覆盖、全面推进、全局提升。
深化活动创建。深入开展“主题党日 文明创建”活动,以“百千万强基”工程、联点共建等为契机,充分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进乡村,“知识产权进企业”“食品安全进校园”等活动,持续推动党建与文明创建深度融合。
擦亮市监名片。三年来,多途径刊登稿件869篇,其中国家级采用12篇,省级251篇,市级248篇,区级349篇,抖音短视频制作了32期。2022年,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党建功能覆盖延伸,聚焦全区357名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物流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聚力实施以“双向找”“双线培”“双服务”“双报到”“双积分”为核心的“五双聚新”党建项目,培育出了外卖外业“六向发力”“骑心向党”、物流行业“四轮驱动”“车轮党建”等党建品牌,打造了全市新就业群体城区样板,为城区夯实基层治理,共享文明成果擦亮“新”名片。
突出文化浸润 丰富文明创建内涵
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文化的凝聚力,举办“猜灯谜学党史”“迎冬奥趣味运动会”“情暖巾帼包饺子”“端午送健康”“喜迎二十大书画展”等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以及九九老人节和春节走访慰问等活动,对困难职工和困难党员及时给予组织关怀,强化干部职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充分发挥道德讲堂成风化人重要作用,宣传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涌现出的“战时女人花”“退岗不褪色”等身边的战“疫”事迹,引导全局党员干部学习他们不畏风险、舍小家顾大家的大局观念和吃苦耐劳的敬业奉献精神,培育团结向上的精气神,传播崇德向善的正能量,不断丰富文明创建内涵。关心职工工作和生活,在局机关开辟职工活动室,创新开展“一所一品牌”创建活动,推进机关和3个市场监管办公场所党员活动阵地标准化建设,助力打造富有生机活力的基层监管队伍。
发挥赋能作用 拓展文明创建成果
聚力示范创建,“蓝盾”铸就安全网。坚持以群众最为关心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三大安全”为重点,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为着力点,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三年来,排查整治特种设备安全隐患688条,排查食品药品存在问题3600余条,完成食品检验8015批次,共排查药械化存在问题2040余条,上报药械化不良反应6364例,完成煤油等工业产品抽检289批次、其他产品104批次,集中清理流动加油站、黑加油站26处,以守护好群众身边“米袋子”“菜篮子”“药罐子”“油箱子”的安全为着力点,深入开展“铁拳”执法行动,共立案1793件,结案1543起,罚没款1194万余元。三年来,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推行“互联网 明厨亮灶”智慧监管新模式,创新拓展“互联网 农贸市场”新举措,将全区11家农贸市场纳入互联网智慧监管平台,对农产品销售领域进行线上监管,持续推动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有力增强“一创一防”功能。
聚焦营商环境,“橙心”服务向未来。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开展涉企跨部门信息归集公示44269项,总量居全市各县市区首位;实施全员包干企业年报工作,年报率连续三年名列全市前列;2022年,充分发扬市场监管职能优势推动市场主体发展,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助推全区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完成市局下发任务,且该项工作名列全市前列。扎实推进消费维权,引深“四消联动”,严格落实“受理、调解、回复”三个“百分百”。三年来,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13153件,已办结12575件,办结率95.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35万元;“美丽晋城·诚信商家”评选出540户,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聚势大战大考,“红帆”领航显担当。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始终坚持“市区一体”的建设理念,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复审等重点工作,实施领导包片、股所队联动、党员定岗、全员上阵等措施,全面规范农贸市场、药店、餐饮等市场主体创建标准,为全市持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做出了城区市场监管新贡献。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期间,积极争取政府资金58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2000余万元,投入20家集贸市场改造,精心打造了4个特色农贸市场,带动全区20家集贸市场从硬件到软件实现全面升华,督导190余户药店规范经营,制作张贴各类宣传海报30000余份、广告版面300余块,悬挂宣传标语200余条,营造了浓厚创文氛围。疫情防控期间,坚决扛起全区市场领域防控职责,严守22家农(集)市场、239户药店、2000余户餐饮单位、99户冷链经营单位“三场所一环节”防控阵线,以全市最大的栖菁园农贸市场疫情防控提档升级为突破口,创新农贸市场“四色联动”工作机制,用“市监蓝”“卡口兰”“袖章红”“防疫白”四色筑起农贸市场绿色屏障的“市场绿”。
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面对新使命召唤,城区市场监管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打造一流市场监管机关为目标,持续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奋力谱写市场监管工作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