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过去快一半了,作为一名初中生的家长,李梅终于松了半口气。毕竟,漫长暑假,为了阻止孩子打游戏、看手机、平板,李梅可谓是斗智斗勇,穷尽了一切办法。但是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和孩子的关系也一度闹得很僵。
“你说,暑假怎么才能避免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李梅的问题也是很多家长面临的一个难题。对孩子们来说,在互联网时代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对开阔眼界有益,但放任的后果又无法承受。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培养适度使用电子产品的好习惯?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成为很多家长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孩子回家抱着手机不放
家长手段层层升级实属无奈
家在市区汇邦西区的李梅最近面临一个让她头疼的问题,自从放了暑假,那个经常爱和她说话、乖巧懂事的儿子“变”了。李梅的儿子在爱物学校上初中,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名列前茅,平时也喜欢玩手机、平板,但是母子之间彼此是有约定的,在完成学习后可以玩15到20分钟。但是这个暑假,儿子在家几乎是抱着手机不放了。一天时间有一半几乎都是在拿着手机在那打游戏,李梅和他说话他也爱搭不理,说多了就会冲她发火。
“他以前不这样的,放暑假迷上了游戏,学习也不上心了,天天到半夜才睡觉。”逢人说起这件事,李梅的眼圈就泛红。她觉得是最近自己太忙了,对儿子疏于管教,导致他沉迷上了电子产品。
思虑再三,李梅只好断了家里的网。儿子一开始很生气,抵触情绪也比较严重。但是过了几天,情绪有了一点转变。李梅告诉记者,现在儿子在家基本不看手机了,但是他会隔三差五拿着平板出去找同学玩。“眼不见心不烦,也只能这样了。”李梅无奈地说。
家住秀水苑小区的程程今年13岁,暑假第一天就和妈妈闹了个不愉快。
“我妈把家里的电视遥控器锁进了抽屉里,平板电脑和手机都放在了我够不着的地方。”对此,程程很是生气,因为在他看来,辛苦上学一学期,就盼着放暑假能歇一歇、上上网,妈妈这样的做法不仅打乱了他的暑期计划,也让他感觉不被尊重。
“现在升学竞争压力那么大,时间真是耽误不起啊。”程程的妈妈无奈地说,儿子过了这个暑假上初一,学习状态还不稳定,她理解孩子想要在暑假适当放松的心情,但是他一玩儿起电子产品就没了自制力,无奈之下,她只好出此“下策”。
采访中记者发现,和李梅一样有相似困扰的家长不在少数。多数孩子的家长表示,孩子暑期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电子产品。如何避免孩子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受访家长的方法也从商量、规劝到控制,层层升级,其中多数家长认为,虽不愿因电子产品问题与孩子发生矛盾,但若实在讲不通,严控好过于放任。
家长应以身作则
帮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适度使用电子产品的好习惯?如何避免孩子沉迷?
我市一名社会学者表示,想从根本上解决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问题,需要家长先换位思考“孩子为什么想玩手机”。孩子想玩电子产品放松是人之常情,不妨想一下,大人在忙碌了一天后,是不是也想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放松一会儿。
因此,作为家长,首先,要肯定孩子想玩电子产品、想放松的感受,而不是一上来就和孩子搞对立;其次,孩子若沉迷电子产品,往往与他们的学习动力不足有关,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在学习中没有体会到自我价值感、满足感和归属感,这些感觉却在游戏里找到了,鉴于此情况,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帮助他们梳理课程内容,丰富学习过程,引导孩子探索学习的乐趣,而不是一味指责。
晋城四中一名教师也认为,电子信息时代,想要完全将孩子和电子产品隔开并不现实,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这样才能不让“电子陪伴”有机可乘。
一首“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童谣,就说出孩子对过去的好奇。可以拿出以前的相册,聊聊那些孩子无法经历的故事:爸爸妈妈如何认识,童年生活是什么样,和现在有哪些不同?既能增进亲子间的相互了解,又能让孩子珍惜如今的生活。
我市一名心理咨询师建议,父母应转变心态,辩证看待互联网。互联网上信息丰富,若合理利用,网络也会成为孩子暑期增长知识的重要窗口,而不应“谈虎色变”。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家长应帮助孩子筛选有益、健康的内容,加之现在许多软件都支持设置可定时的“青少年模式”,家长可充分利用该功能,与孩子共同探索科技的奥妙。此外,家长还可以选一本孩子喜欢的书,和孩子一起享受书中描绘的世界,不仅增进亲子间的交流和感情,还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专注力。
带孩子出门遛遛狗,公园里逛一逛,让大自然老师来教孩子。有条件的还可以选择旅行。家长也能和孩子一起运动,还能锻炼身体。选择几件孩子喜欢做的事情,转移他们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扩大孩子的视野,慢慢孩子就会了解到,现实世界比扁平的电子屏幕丰富有趣得多。
“教育的本质是影响,而非说教。”采访中,有社会学者表示,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多看书、少玩手机。如果孩子已经沉迷电子产品,不要动不动吼骂孩子,甚至用极端的方式阻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用平静的语气表达愤怒比用愤怒的情绪批评孩子更有效。让孩子意识到,为什么不能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自我约束比辱骂、惩罚、禁止更有效。孩子渴望的管教是父母能用一种充分了解他们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感到自己是安全、可控的,错误是可以被原谅的,是可以修复的,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体验,才能帮助孩子摆脱沉迷。(记者 郜晓红)